DSC 41971

“红豆紫杉湖光色,九曲桥下鱼儿赏。黄纱绿斗美女藏,风吹荷花十里香。”烙画作品《生命》,卷长21米,铺满34.5块大方块地砖,肆意舒展的荷叶,蹬腿跳跃的青蛙,流连嬉戏的蝌蚪,清素超然的荷韵,跃然纸上。历时4年,红豆集团旗下通用公司员工——刘竹青,一名每天与橡胶、轮胎打交道的热血男儿,以电烙笔为画笔,以红豆集团紫杉湖荷花塘为创作题材,在改良棉布上记录荷花春生、夏长、秋硕、冬残的过程,在自家狭长的灶台上,烙绘名副其实的最美荷花,赋予一池荷花生命的意义及文化韵味,为红豆出彩。

另悉,刘师傅取景的荷花塘,是当年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一手规划的。闻讯后,董事长专程去仔细欣赏了刘竹青的画作,并拉着刘师傅的手嘱咐到,“一定要好好保管!”种荷人与画荷人,因一池荷花在红豆结缘,共叙着红豆的最美荷花。

1696758619

1600个小时,200公里,一心一意

刘竹青,来自距离红豆集团200公里之外的盐城大丰。刘师傅的女儿大学毕业后,就来红豆工作,无意中发现了这池荷花,并劝刘师傅来红豆工作,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来专心烙画。刘师傅同意了,于是变卖了家当,带着老婆来到了红豆与女儿团圆,随后于20122月进入通用公司全钢二厂,在材料车间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工人。

工作落实后,刘师傅开始为期一年的写生生活,每隔5天就在紫杉湖边坐上12个小时,静静的注视着从荷叶舒展、蜻蜓立荷、荷花吐蕊、莲蓬结果等动态,用画笔一帧一帧素描下来。从20114月来到无锡,刘师傅就开始构思这幅烙画,直到今年7月才完成整个作品,总计花费时间约1600个小时,“棉布会受天气影响,太热太冷会伸缩,阴雨天容易受潮发霉,虽然我用的布都经过专门处理,但为了以防万一,下雨、下雪天我就不画,一旦画就是三四个小时。”

DSC 4214

5年实验,自创布料保护秘诀

刘竹青,今年53岁,曾在当地文化站工作,1994年因单位不景气便回家务农。在文化站工作期间,通过函授获得了大专文凭,学的是国画。回家务农后,对作画充满热情的他舍不得扔掉多年所学,“当时我觉得用笔作画的人多了去了,我就想另辟蹊径,所以动了烙画这个念头。”用电烙铁在布上作画,布料的处理是个大问题,“有的布一烫就缩,有的直接就破了洞,有的干脆直接起火。”

刘师傅说,为了解决布料问题,他从1995年开始就拿各种布料做化学实验。那段时间家里农活多,他还是村里人口普查的工作人员,事情不少,但还是坚持抽出时间来做实验。花费了近5年时间,他终于摸索出了布料的处理技术,能把棉布处理得防皱、防虫、防霉,并且耐烫,布的纹路也更细腻。至于怎么处理的,他笑着说:“这是秘诀,不能说。”

DSC 4208

4年烙绘,寄荷传情,出彩红豆

92日,无锡新闻资讯频道闻讯专程赴红豆采访时,刘师傅就创作灵感、画作构思、烙画技巧等跟记者讲解了一番。以荷花为素材,刘师傅希望描绘的是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荷韵,借以烙画朴素的方式镌刻生命。

烙画《生命》,是刘竹青真正意义上的第二幅作品。2005年开始,刘师傅花了近3年时间,完成了他的第一幅烙画作品《八十七神仙卷》,画卷上汇集了87位神仙人物。为了完成它,刘师傅特意买了一台投影仪,放大了之后一笔一画地临摹,“这幅画后来被送去南京参加展览会,捧了一个奖回来。”当记者问刘师傅接下来要画什么题材时,他说准备将江南水乡的景致与红豆元素结合起来,“水乡小镇是这边的特色,也非常受人欢迎,我就想把这些都烙下来。”

1600小时,200公里,5年试验,4年烙绘,每个数字都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坚守,对艺术的不懈追求,对卓越永不止步的探索。刘师傅在采访中还说到,他感谢红豆集团给了他一个圆梦的机会。在红豆,刘师傅与家人团聚,还有一池栩栩如生的创作素材;在通用,刘师傅有着支持他烙画事业的同事与领导;在这里,刘师傅用心烙画了生命的蜕变,用情写下了自己对红豆的美好祝福,为通用增光,为红豆出彩。(吴亚、董丹)